無動力滾筒(重力滾筒)是輸送系統中常用的設備,依靠重力或人工推力實現物品傳輸。其核心技術參數直接影響輸送效率、承載能力及適用場景。以下是其10大核心技術參數的詳細解析:
1. 滾筒直徑
定義:滾筒外圓的直徑(單位:mm)。
影響因素:
直徑越大,承載能力越強,但轉動慣量增加,可能導致啟動阻力增大。
小直徑滾筒適用于輕載、高速場景。
典型值:常見直徑有25mm、38mm、50mm、60mm、76mm等。
2. 滾筒長度
定義:滾筒兩端軸承之間的有效工作長度。
選型原則:
需匹配輸送物體的寬度,通常比物體寬度長20-50mm以避免卡滯。
過長會導致剛性不足,過短則可能影響穩定性。
3. 滾筒材質
常見類型:
碳鋼:經濟耐用,適用于一般工業環境。
不銹鋼:耐腐蝕,適用于食品、醫藥或潮濕環境。
塑料(尼龍/PVC):輕量化、低噪音,適合輕型貨物。
特殊需求:防靜電材質用于電子行業,包膠滾筒用于防滑場景。
4. 滾筒壁厚
定義:滾筒管材的厚度(單位:mm)。
作用:
壁厚越大,剛性和承載能力越強,但重量增加。
薄壁滾筒(1.5-2mm)適合輕載,厚壁(3-4mm)用于重載。
5. 軸徑與軸承類型
軸徑:滾筒中心軸的直徑,影響抗彎強度。常見軸徑有8mm、10mm、12mm等。
軸承:
滾珠軸承:低阻力、高轉速,但需定期潤滑。
精密軸承:密封性好,免維護,適用于粉塵環境。
塑料軸承:耐腐蝕,輕載場景。
6. 安裝方式
彈簧壓入式:快速安裝,便于維護,但承重較低。
螺栓固定式:穩定性高,適合重載或高頻使用。
卡簧式:平衡便捷性與穩定性,中載場景首選。
7. 滾筒間距
定義:相鄰滾筒中心距(單位:mm)。
設計準則:
間距≤1/3貨物最小接觸面長度,避免物品卡入間隙。
重載或軟包裝貨物需縮小間距(如50-100mm)。
8. 表面處理
鍍鋅/鍍鉻:防銹、耐磨,延長壽命。
包膠處理:增加摩擦系數(如聚氨酯包膠),防滑、減震。
噴塑處理:美觀且防腐蝕,適用于潔凈環境。
9. 最大承載能力
定義:單根滾筒可承受的靜態載荷(單位:kg)。
計算方式:
總負載需均攤到每根滾筒,例如:總重1000kg,10根滾筒,則單根負載需≥100kg。
動態負載需考慮沖擊系數(通常×1.2-1.5)。
10. 環境適應性
溫度范圍:塑料滾筒適用-20°C~80°C,金屬滾筒可耐受更高溫度。
濕度/腐蝕:不銹鋼或表面處理材質應對潮濕、酸堿環境。
潔凈度:食品級材質(如304不銹鋼)滿足衛生要求。